你的瀏覽器已禁用javascript,請啟用javascript,否則網頁將非正常運行! 国产综合久久精品综合无码,日韩欧美三区,久久黄级色,国产区在线观看视频
    1. <track id="u6yoj"></track>
        <nobr id="u6yoj"></nobr> <bdo id="u6yoj"></bdo><nobr id="u6yoj"></nobr>

        1. <tbody id="u6yoj"></tbody>
          slwp Better angle to watch

          當前位置:首頁 >珠峰隊長>登山文化

          首登者的回憶錄|詳細揭秘半脊峰攀登指南

          2017年04月12日 所屬:登山文化

          半脊峰之首登及命名


          原文作者:馬一樺



          2004 年 5 月 4 日,七位登山者成功登頂一座未登峰,測得峰頂處海拔 5430 米。此峰頂隱于一個山脊之后,所以當地并沒有該峰的名稱,依山頂的形狀首登者給它起名為半脊峰。刃脊探險繼組織該次首登后,在同年8月、10月再次組織了針對該峰新路線的攀登活動,目前該峰已經形成了從C2登頂的四條難易不同的路線,真正成為用阿爾卑斯方式攀登的理想山峰。 



          圖:刃脊探險登山隊的七位首登者是:JON OTTO、馬一樺、蘇榮欽、康大衛、孫平、瑪米亞。人后面是雪檐,隱約可見的那個石峰也被人擋住了。


          半脊峰之地理位置


          半脊峰,海拔 5430 米,位于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理縣畢棚溝旅游風景區深處,屬九寨溝米亞羅黃金旅游線,距離四川省會成都 250 余公里,成都出發至大本營約需五到七小時。




          等高線圖說明:綠色區為森林復蓋區,上海子為大本營所在地,也是公路的盡頭,通往C1的蘭色線為攀登路線,山谷的黑色虛線為以前的森工公路,現已鋪成柏油路;山脊的縣界線表示東南角為臥龍縣,其它為理縣。5414與5430之間為大面積冰川,但沒有按冰川的畫法表示出來。該圖的正南方向就是四姑娘山的幺峰方向,該山脊連接羊滿臺峰通往幺峰;該山脊向東北方向延伸不遠即是阿壩州第二高峰5922的大黃峰。


          半脊峰大本營:上海子接待站



          上海子是畢棚溝內柏油路的盡頭,海拔3500米,能夠停放各種汽車近百輛,除擁有兩座大型彩鋼建筑外,每逢五一、十一溝口的村民都會來這里建一些帳篷做旅游生意,民工有很多掙錢的機會,所以對于做背工就要價很高。上海子是做大本營的好地方,彩鋼建筑里有很好的餐廳,住還是需要自己搭帳篷,可以建很舒適的大帳篷。



          大本營——C1營地



          從大本營沿公路向下走約三百米,如果天氣好可以很清楚的看到右邊山頂附近的冰川,由于太清晰,會以為很近產生錯誤的判斷。找到一條溪谷溝就很容易找到上山的路了,溪谷溝與公路連接部是較平緩的沖積扇,向上是森林小路,走不遠就要翻到溪溝的左側上山。由于畢棚溝里并沒有人家,所以這條森林小路不是很明顯,何況四川的森林里是很容易迷路的,攀登活動中一定要做好路標。我們這次上山時森林部分沒什么雪,但下山時積雪太厚我們也只得多次停下來找路。



          從森林出來后左拐,過一片草坡后有一處較平的林地,其中有破敗的牛棚子,測得這里的海拔接近4000米,林地里做營地要清理出平地并不是很容易,而且這里從上海子出發才上升了五百米,所以只是一個營地的備選。如果以這里做營地,走到溝的右邊沿著碎石坡直接上攀,是通往冰川的一條直路,但坡度較陡,有近四十度。



          從林地左測的亂石坡向上,繞過以灌木為主的林地,再向上路就清晰易辨了,除了很少的低矮灌木外,就只是石坡和草坡路了,路左側的4462小峰也可以做為參照物,翻過幾個大坡會有一個足有一個足球場大的平臺,我們到時是雪地,估計是一個干海子,可以建三十頂以上的帳篷。從大本營到這里的時間是四至六小時,體力差一些可以計劃在八小時。



          圖:這是從C1平臺向峰頂方向看,但此時仍看不到峰頂。


          這里就是C1(Lat: 31° 15' 12.5",Long: 102° 54' 81.4",4454M),除可取雪作飲用水外,夏季應該有幾條小溝流過,我們也是用水袋從小溝取的水,這樣可以節省燃料。C1附近除了亂石就是草,看著象在頂峰的正下方,向上的路也清晰可見,需要向右斜切一段,翻過一個埡口再沿冰川上攀。



          編者注:上圖的C1營地,正中往上,可見一塊酷似達摩坐禪的石頭,這也是一個新的標志,石頭所在的小峰背后就是C2營地。



          C1營地——C2營地



          圖:C1至C2路線清晰,C2就在圖中小尖峰的后面,翻過埡口再上約200米高度就到。


          從等高線圖上看,C2以上是一個環狀的路線,那是因為登頂那天天氣不好,而我們要經過的冰川坡度在50度左右,為避免強行上攀導致雪崩,我們仍是走的冰川的石脊接合部,相當于雪巖混合地形,為環狀路線的順時針方向,難度較大,最陡處有七八十度。




          當時我們想從一處雪溝攀上去,但雪溝太陡,有人為造成雪崩的危險,我們不得不改走巖石山脊,改走的巖石山脊部分為四個繩段,冰雪路線,有巖石可設保護。過了這四個繩段后,是較平緩的通往峰頂的山脊,我們走的山脊的右側,再有三個多繩段后到達峰頂。




          圖:半脊峰C2營地


          C2營地——TOP頂峰



          圖:照片拍攝者所處的位置就是我們2004年五一首登時的C2,真正的C2平臺如圖所示,從C2至峰頂的路線也能看到兩條。



          圖:C2前往頂峰途中


          半脊峰TOP(summit ,Lat: 31° 14' 41.1",Long: 102° 55' 39",5430M),峰頂實際上是一條很長的雪脊,雪脊西北側是較平緩的雪坡,東南側是雪檐,東南方向還產生一條山脊,并有一座石峰連接遙相呼應。JON本想沿頂峰與石峰間的山脊過去攀登石峰,由于天氣和時間的關系只好留待下一次。



          圖:后面的頂峰是5414峰??梢钥吹竭@里的冰川類型豐富多變,是冰雪訓練的理想場地。



          圖:等高線圖中深海子與幺峰的方向。



          圖:從半脊峰頂看幺妹。



          圖:從半脊峰看5414峰,下山的路就是從這個埡口的雪坡向下。




          下撤路線



          由于沖頂時走的雪巖混合路線太難,或者說下撤會耽誤很多時間,而探過路的JON對下撤的路很有把握,我們從半脊峰和5414之間的埡口向下,先貼近5414一側的巖石,利用巖縫設保護繞到主冰川的中部,然后滑下一段五六十度,七八十米高的雪坡,就是C2冰原了。當時天逐慚黑下來,就沒能拍到下撤部分的場景照片。下滑時設了保護,我最后下是拆了保護后退下來。從C2返回上海子大本營是沿原路走,雖然因大雪費了很多周折,也還算順利。



          半脊峰攀登線路點評



          此圖是從C2附近拍攝,能夠清楚看到從C2登頂的四條路線:R1最難,為冰巖混合路線,為首登時的路線(編者注:目前商業團隊多走此線);R2為攀冰路線,原為雪溝,坡50度左右,刃脊探險2004年八月選擇的路線,攀冰約七段至頂;R3為大雪橋路線,刃脊探險2004年十月選擇的路線,上到山脊后再沿山脊上一個約四十度的大坡至頂;R4是探路時的路線,首登時從此坡下降,雪坡近五十度,也是上到山脊后沿山脊至頂。所有路線都有雪崩的危險,好在坡高都不是很長,下面有很好的緩沖區。



          大雪橋路線(編者注:目前雪橋已斷):此圖就是上圖中R3兩段紅線中間斷的一段,有一個十米左右寬的大雪橋,翻上去就是山脊。


          半脊峰的難度在四姑娘山三峰以上,因為它有冰川的原因。五一期間雪已覆蓋至3800米以下的森林,已與同高差的玉珠峰北坡二號冰川難度相當。該峰應屬于提高級山峰,而它的易接近性將可能成為提高級山峰的首選山峰。



          ※ 半脊峰自首登后,經過商業團隊的開發,越來越多人站在了5430米峰頂。攀登中,豐富的地形增強了登山的體驗感;良好的冰川環境是技術型山峰的最佳入門;沖頂路段的雪坡極大地挑戰了登山者的體能和心理;頂峰擁有極佳的雪山勝景,可把四川山峰資源最豐富的區域盡收眼底,天氣好時可看到幺妹峰、羊滿臺、皇冠峰、大黃峰等。



          半脊峰冰川特色及培訓優勢



          C1附近做冰雪訓練不是很好的地方,C1至C2那天可以早一些出發,就可以有三小時左右的訓練時間,如果次日天氣不是很好,還可以做更進一步的訓練。我們的C2營地旁就有很好的滑墜訓練地,坡度五十左右,高度十米,下面有很好的雪面可以承接未能止住滑墜的練習者;裂縫救援訓練也不遠,冰橋通過和攀冰就要到較遠的地方了,如果天氣好登頂那天也是可以節省一些時間用于訓練的。如果組隊時考慮訓練多一些,可以在山上再增加一天,一方面保證登頂可以等好天氣,另一方面訓練時間近三天,在這樣的實際環境中收獲也將是其它地區不易獲得的。  


          最佳攀登季節



          該峰可攀登時間為五月至十二月,最好時間為七至十月,反季節的冬季攀登難度過大。無論何時均應注意冰雪崩的發生。


          攀登裝備




          該峰技術裝備除個人常用裝備外,需使用:短冰鎬、雪錐、冰錐、巖錐或機械塞,數量視兵團式修路或阿爾卑斯結組而有所不同。我們這次七人阿爾卑斯結組使用的數量供參考:短冰鎬2支、雪錐4支、冰錐10支、巖錐10只、機械塞4只。


          一般攀登行程


          D1:成都集合(500米)

          D2:成都——BC(3570米)

          D3:BC適應性訓練(3570米)

          D4:BC——C1(4400米)

          D5:C1——C2(4890米)

          D6:C2——TOP——BC(5430米)

          D7:大本營——成都(500米)





          關于通訊(最新)


          BC:移動4G,聯通3G,無電信信號。

          C1:移動2G,無聯通電信。

          C2:移動2G,無聯通電信。

          TOP:斷續移動2G。



          注:本文作者馬一樺,半脊峰首登者之一。原文是在第一次半脊峰首登后寫出的,對山峰的了解不能說全面,所以十個月后又增加了另兩次攀登的資料來充實。圖片部分來自馬一樺,部分來自川藏隊。轉載請注明出處。


          国产综合久久精品综合无码,日韩欧美三区,久久黄级色,国产区在线观看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