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藏隊的故事 · 三郎仁青:浪漫的雪山之子
2017年01月24日 所屬:登山文化
他們是山友們在雪山上最忠實可靠的攀登伙伴;
他們曾從你的身邊走過,幫你鋪設路繩、搭橋修路;
他們在營地起早貪黑、燒水做飯;
他們扛起相機為山友記錄艱辛而精彩的登山過程;
他們每年在雪線上來來回回,帶領山友向著雪山之巔前進...
三郎仁青,是川藏隊較為活躍的一名攀登隊長,
每次仁隊帶的組都有好些自拍的大合照,快樂登山,自娛自樂,深受隊員們的喜愛。
仁隊早在2000年的時候就接觸了現代登山運動,并接受了正規的向導培訓。
那時仁青還是個二十歲出頭的小伙子,這十多年來,跟隨川藏隊的逐漸發展壯大,自身也得到很大進步和成長。

正播放著抗戰片,仁隊說小時候他也是看這些槍林彈雨長大的。
現今,沒有登山活動的時候,他會去做縣上的臨時民兵,
夏季洪澇時,為鄉里鄉親出一份力。
從小跟著父親生活的仁青隊長,小學四年級便開始上山挖藥。
家里只有2.8畝的土地,僅供兩人吃的糧食都不夠。
家境困難加上父親腿有殘疾,使得少年仁青比其他孩子早熟,負擔起家庭的重擔。

與母親雖不住在一起,但也時常翻山去看望老人家。
單親的家庭并沒有給天性樂觀的少年仁青造成太多憂傷。
距離沒有影響親情,逢年過節仁隊還會接母親回家一家人團聚。
相信這份孝心,也在不知不覺傳遞給仁隊的兩個孩子。

冬季仁隊會帶著父母去馬爾康觀音橋鎮的觀音寺朝圣祈福。

在隊里,仁青隊長非常具有親和力,圓圓的臉型倒有幾分像漢族。
他愛笑,跟隊員們十分談得來,平時互動交流也比較多,是一位非常熱心的攀登隊長。
笑容之下,仁隊也有不少不為人知的艱辛歲月。
十二年前仁青去到西藏打工,年輕人帶著對外面世界的好奇,
也帶著些許無可奈何離家做事,懵懵懂懂的孤苦和辛苦都自己承受下來,
出發時帶的一千多塊錢,到回來時只剩三百了。
最后仁青回到黑水老家,閑著無事。
當時蘇拉王平成立了三奧雪山向導協作隊,便邀請他加入,也算有一份正式的工作和收入了。
剛創業雖然艱苦,但戶外行業蓬勃發展的前景還是讓大家充滿了信心。
況且都是從小一起長大的伙伴,那份兄弟間的信任和擔當是什么也比不了的。
在外漂泊的辛酸終于在步入正軌的登山事業中消散,
俗話說“兄弟齊心,其利斷金”,隨著三奧雪山向導協作隊名氣越來越大,
少年仁青也找到了自己人生的方向,安下心來踏踏實實學習如何成為一名合格的高山向導。
登山活動之余,少年仁青依然回到日常的生活中。
老家的山上,是老鄉們世代生活的依存。
人們去山里挖藥、挖蟲草來售賣,作為家用補貼,每年春末夏初之際,
我們的仁隊又變回一個淳樸的靠山吃飯的善良族人。

生活并不容易,但只要踏實肯干,努力繼續,總會好起來。
從小在山里生活的優勢很快發揮出來,總能比別人更快適應高海拔和山地環境。
仁隊不僅聰明能干,而且對山地中可能遇到的危險做出預判。

這一次,在C3營地,一名隊員突發肺水腫,
是仁青和格西連夜從山上背下來,才沒有發生更壞的情況。
作為協作,應對突發狀況的能力,直接關系到客戶的生命安危。
所以,高山向導是一個責任極大的工作。
而又由于高山環境的變化多端和復雜,
增加了發生意外的風險,這無疑對向導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仁青不時帶一些老外攀登。圖為四姑娘三峰。

2007年,仁青和羅日甲跟著蘇拉隊長去北京參加攀冰比賽,
這次賽事匯聚了國內頂尖的攀登選手,包括孫斌等專業出身的運動員。
最后,仁青獲得了速度賽第8名的好成績。圖為四人的合影。
優異的表現和較強的責任心,三郎仁青在2008年就榮升為了川藏隊的攀登隊長。

(左起:蘇拉王平、三郎仁青、孫斌、羅日甲)
參加國際野外醫學協會(WMAI)的野外急救員培新課程時與教練的合影
在業界的名氣越來越大,并創造出雀兒山的品牌活動,引領著國內的登山行業。

川藏隊十周年慶典,更是一個里程碑式的標志。
在慶典大會上,三郎仁青獲得了優秀攀登隊長的稱號,這既是一次團隊的輝煌象征,
也是對個人的嘉獎和鼓勵,對協作們辛勤工作的肯定和慰問。
對團隊的未來,設立更大的目標和宏偉信心。
榮譽的背后,每一次活動的汗水,甚至救援行動的死生感慨,都在仁隊的笑容里融化。
他們雖然沒有選擇極力表現,但從不曾遺忘,因為這將警示作為協作,特別是一名攀登隊長的重大責任。
這些內在的壓力,是我們僅參加一次活動的隊員們無法想象的。
川藏隊的口號“心中有數才出發”,既是團隊的行動宗旨,也是每個協作隊員的心聲。
目的是為了確保每位隊員的安全,我們不能保證你順利登頂,但我們要保證你平安回來。
能歌善舞的仁隊生性浪漫,這份謹慎的作風又增強了理性的思維,
可說在登山中,我們的仁隊也在一步步成長和完善。

仁隊對登山的理解漸漸加深,直到與生活也合二為一。
川藏隊越來越順利的發展,并沒有讓我們的藏族小伙子忘記古老的傳統。
每次慕士塔格峰攀登之前,他們會去家附近的寺廟為接下來的登山活動祈福。

騎自行車鍛煉身體,保持良好的體能。這些都是我們的隊員們在活動中看不到,但隊長們平時下的功夫。

十幾年來,川藏隊的老隊員老朋友們,雖然來自祖國的四面八方、各行各業,
但大家共同的攀登目標使他們認識了川藏隊,同時也在各自的領域里帶領很多人愛上登山和戶外運動。
川藏隊也得益于大家的口碑相傳,擁有了很高的人氣和贊譽。

身為隊長的仁青,除了每次服務好不同性格不同生活習慣的隊員們,還得合理安排協作隊內的一些攀登事務。
這讓一個山里娃漸漸見識了更大的世界,外面的世界對我們天性淳樸的藏族小伙,充滿了好奇和驚喜。
許多的老隊員和我們的隊長成為了朋友,這份情誼是登山之外最大的收獲。
他們熱情的邀請和款待,是對登山的熱愛和崇拜,也是對川藏隊的尊重和信任。
第一次去到首都北京,仁隊告訴我,隊員請他們去鳥巢聽演唱會,
還去北京大學逛了一圈,這在以前都是沒有想過的事。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我想這也是大家對川藏隊的認可和隊長們工作能力的肯定。

今年開春,蘇拉隊長為川藏隊全體協作隊員安排了一次泰國的旅游,
這是仁隊,也是我們的協作們第一次走出國門,心里甭提有多開心了。
一個好的團隊離不開一個有眼光的領導者,川藏隊能出仁隊這樣優秀的攀登隊長和整個團隊的蒸蒸日上,
是十幾年耕耘和付出的結果。讓兄弟們看看外面的世界,生活越來越好,也是蘇隊最大的心愿。

無論走了多遠的路,歸家才是最溫暖的幸福?;氐讲丶?,我們的仁隊又變回一個帥氣的嘉絨小伙。


祝愿仁青隊長闔家安康,希望仁隊樂觀開朗的性情,帶給你登山的樂趣,
成為朋友,一起快樂登山,快樂生活!祝福每一位山友平安喜樂!扎西德勒!
【掃描二維碼,關注川藏隊公眾微信號】